【老生常谈之九】关于“习惯”
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方法方面的差异,和早期教育有关。每次接高一新班,我会观察学生之间的一些差异,此后,这些差异随着学习进程会有些变化,但高中三年,并不显著,我感到担心:才18岁的人,就“定型”了?因此想到早期教育的重要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做的事很多,高中阶段仍能作一些努力,学生成年后,有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,若非重大人生转折及变革、机遇,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改变。我在高中教学中经常思考这一问题。学生考分只能作参考,我比较在意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方式,特别是他的习惯有没有影响他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认知。学生来自不同学校,有不同的家庭教育,这些,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。
一、培养良好习惯要有正确的价值追求
学生的习惯,如果在离开学校后就逐渐消失,则不成其为“习惯”。以应试教学为目的培养出的“习惯”,在考试结束之后就会放弃,偶有遗留,则只能是一颗功利的心。学校和家庭为对付考试而诱导、训练出的“习惯”,只能算是一种“应急反应”,而当“信号”消失后,这种反应能力也就退化消失了。
不功利的教育教学,能比较清晰地对学生行为习惯作出有价值的判断。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,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异?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发现:有的学生关注,积极思考,有的学生漠然,毫无反应;同样的一份作业,有学生能饶有趣味地完成,也有学生视如受罪;有的学生对事物始终有好奇心,能思考一些大问题,也有的学生才十五六岁,已奉行“无利不往”。 我观察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,是学生见到美好事物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,这中间因情感态度而产生的差异,值得关注。
如果没有必要的价值观教育,如果没有必需的审美教育,学生对生活、对社会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,面对人间万象,他可能比较木然,也就不太可能有情感态度的积极表达。如果学生有“热爱”,就有可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教育活动。“热爱”并非天赋异禀,童年和少年时代,心灵曾播下真善美的种子,种子萌芽,汲取养分生长,根植于大地,心灵像是有了精神存储器,一切真善美的事和记忆,就能滋生、成长。教育者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,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“热爱”,教育的价值才会一步步地体现了出来。
学生自觉追求真诚美好的事物,内心充实,常能为美好的事物而感动,有一颗博大的心,这样的心境,会生出与之相配的习惯。有位母亲回忆儿子成长过程,最自豪的是儿子成年后“无论走到哪儿,都是受大家欢迎的人”,团队遇到困难,同事有了苦恼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找他,而他也从这样的信任中感受到友情和温暖,内心总是很愉快。从小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,上中学时去露营,帐篷比较挤,他就睡到外面,被蚊子咬了很多疙瘩,但他说:“一个人睡不好,总比大家都睡不好强。”母亲鼓励说:“你这样想我就放心了。”我也关注并喜欢这样的学生。能克己奉人的孩子,心境辽阔,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,在青少年时代心里就装着他人,他的心里就有整个世界,他在“付出”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,因而能力强、性格开朗、精神明亮、时时刻刻有幸福感,而真正的社会中坚往往也就是这样长成的。
面对学生,我常想,他们以后是这个社会的公民,他们未来要成为父亲母亲,他们有属于个人的生活,他们要去我们梦想的好的时代,要面对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时代,我们这代教师要以最好的教育培养他们适应社会、勇于创造的品质,由于我们的知识能力局限,我们只能依据恒久的常识和真理培育他们的习惯。教育者缺乏理想,价值追求功利低俗,受教育者在精神上也就会猥琐不堪。
二、“培养习惯”是教育的任务
教育要为人的未来着想,笼统地谈“教育培养好习惯”,而不关注人的命运、人的生存价值,那样的“培养”有可能流入功利的泥淖。哪些习惯会对人的一生起作用,哪些习惯符合社会的文明与进步,教师应当关注学生什么样的特征,“好习惯”如何出现,如何发展,这些,都和教师工作有关。
我观察到的都是平凡小事。
做事有计划,想好了再做;讲话前能迅速拟出简要提纲;生活有规律,按部就班,能从容应对意外事件;零碎时间不浪费,有统筹意识;不迟到。
记忆力强,不完全靠天赋,有记事本,有随手记录思考碎片的习惯;东西摆放有规律,使用草稿纸也整整齐齐;总是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。
尊重他人,有倾听意识;说话和写作,有听众和读者意识,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。
遇事做决定之前能三思,尽可能周密地考虑细节,预见有可能的突发情况。
遵守公共规则,在有可能发生危险和伤害的地方,小心谨慎;不做有可能发生危害他人的事;对妨碍他人的行为表现出厌倦,对破坏规则的行为不宽容。
……
有些好像微不足道,但由此而形成的习惯受益终身。比如,不随便扔掉自己写的东西。“扔”或“不扔”,对学生而言,是个问题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会把以前的作文扔了,他认为不过是一次作业,而且得分不高,没有“价值”;但也有学生会保存,他认为这不仅仅是“作业”,更是自己的一次心灵活动,保存下来,在以后的时间能形成“比较”,能看到自己幼稚的当年,也看到自己的纯洁的心,为自己童年时的情感思想而感动。不止一次听到学生说起保存20多年前的作文,教育对他们而言,是幸福记忆,是享受。
儿童时代,如果缺乏有理智的教育,争强好胜,长大后一般急功近利,性格急躁。有个高一新生,开学不到一个月,全班侧目,教师也感到麻烦。他没有一节课不弄出动静,或是嘲笑同学,或是不顾教学秩序与教师纠缠,他认为这就是“霸气”。原来家长听信社会“励志”演讲,助长了孩子的张狂,他眼里没有了“同学”和“班级”, 他的小学和初中教师也许一直容忍他,不良习惯影响了性格。一年之后,他在这个班感受到孤独,才慢慢懂得守规矩,才知道要尊重他人。一年间,班上许多学生的沉静和谦虚“镇”住了他,他才发现读书多不是用来炫耀卖弄的,不是要把大家“比下去”,他转而变得自卑,毕竟高中教学群体不再想容忍他的“习惯”,先前的张狂没有了,但同学们又觉得他很“可怜”,错误的教育让他丧失理性判断,争强好胜最终让他变得鄙俗。这类教训,学校中太多,教师要有“未来”意识,不能让学生在学校养成不良习惯并带进社会。教师的教学应当与人为善,然而,我常看到一些教师没有原则,姑息学生的不文明言行,或是推卸教育责任,把学生破坏班级规则和学习纪律说成是社会问题,这样的教育,不如没有教育。
三、教师要有“培养”的能力
“习惯”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和学科学习挂钩,对社会规则的认识,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,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,最终形成“教养”。比如,深思熟虑,言行得体,并非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培养起来的。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贯彻同一标准,但每位教师都应当有这样的教育认识。
教师的教学过程,也在展现个人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,学生在一个优秀的教学群体中,他能发现老师的“不同”,他在这些不同中,受到“影响”,开始了个人的尝试体验,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。学生在学,教师在教,教必得法。教师会在“教”中有所发现。我是一轮教学结束后才发现:不宜轻易表扬初中学生“果断”——他不过是个少年,他也许看出老师希望他“一口答应”,可是这未必是好习惯:为什么不经思考急于表态呢?这件事会不会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呢?观察那些轻诺寡信的学生,会发现不是他们不想守信用,而是他没有能力践行却经常在公开的环境中被教师逼着表态。那种从小被“表决心”,被诱惑写“保证书”的学生,一旦发现不过是和成人的一场游戏,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学得玩世不恭,或者不负责任。
培养学生的好习惯,教师要有培养的能力,也要有反思能力。比如, “今日事今日毕”,固然是好习惯,但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作业负担太重,超出他的接受能力(这在当今很普遍),他就得付出巨大代价,挤占睡眠时间,放弃个人爱好。教师教导学生“量力而行”,为什么不“因材施教”,而是逼使学生做过量作业,做不完就批评?应当考虑学生的能力。又如,考虑到学生的未来,我们没有必要鼓励“拼命”“拼搏”“硬碰硬”,而要启发学生有节奏地工作,智慧地生存。了解学生,熟悉学生的特点,因材施教。孔子的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”,也就是这个意思。
“培养”的方法很多,鼓励,暗示,表扬,规训……更重要的,是师长的以身作则。更有效的学校教育也许在于学生的耳濡目染。学生在我办公桌翻看杂记本,问:“老师抄这些书有什么用?”我说:“不知道。也许这本书以后再也见不着了,能记多少是多少。”“可是有些不是书上的内容呀?”“那是我在读书时突然想到的事,顺手记下来的。”我查词典,学生问:“你也要查词典么?”我说:“经常查,因为没把握,也有些字不认识。”学生问:“这一题,老师先扣光我五分的,怎么又改成扣一分了?”我说:“不符合参考答案,但你的表达有些道理。”
我的学生离开学校后,能记起的往往是这些事。
——本文原载于《教育研究与评论》(中学版)
欢迎关注我们